近日,涂料巨頭日本關西涂料銷售株式會社宣布,自9月20日起,對涂料和稀釋劑產品實施5%-20%的價格上調。這一消息的發布,再次將行業所面臨的成本壓力清晰地推向了公眾視野。
關于此次漲價的原因,關西涂料解釋稱,由于原料價格持續居高不下、全球能源價格大幅上漲、勞動力嚴重短缺以及人工費攀升等多重因素疊加,企業生產成本不斷飆升,正持續面臨著極為嚴峻的經營環境,當前的困境已遠遠超出了企業自身努力所能應對的限度,因此不得不實施價格調整。
企業計提漲價,背后是原材料超40%的漲幅
近幾年,關西涂料都會在年中進行一輪價格調漲,漲幅基本維持在5%——15%左右。而今年的漲價雖然來得稍晚一些,但幅度卻有了明顯提升。與此同時,眾多行業的龍頭企業也陸續加入了漲價陣營。
阿克蘇諾貝爾表示,與2024年第二季度相比,2025年第二季度有機銷售額持平,價格上漲2%,定價及產品組合的上漲抵消了銷量的下降;東方雨虹民用建材防水涂料上調3%至13%;科順民用建材防水涂料上調3%至13%;北新防水的防水涂料上調3%至12%。在提及漲價原因時,涂料企業無一例外地將其歸因為上游原材料的成本壓力。
事實上,涂料產業鏈的成本傳導鏈條確實一直處于緊繃狀態。作為粉末涂料關鍵原料的TGIC價格近期大幅上漲,個別廠家的報價已突破3萬元/噸。以牛塘化工(濱州)有限公司為例,短短一周內該企業發布2份《調價函》,以環氧氯丙烷價格連續上漲為由,對TGIC固化劑銷售價格累計上調2000元/噸。
這一波漲價潮的背后,是其上游原料環氧氯丙烷的“非理性”上漲。當前環氧氯丙烷報價已突破11600元/噸,較前一周上漲約1100元/噸。本月以來累計上漲近10%,價格的快速攀升直接加重了企業的原料成本負擔。
而環氧氯丙烷的上游原料甘油市場也同步走高。截至目前,甘油主流價格為8500元/噸,較前一周上漲650元/噸,本月以來漲幅超過10%,年內累計漲幅約35%。
除此之外,近期涂料行業多個關鍵原材料價格同步上漲。鈦白粉領域雖整體仍處于低位,但7月下旬部分企業已開始試探性調價,硫酸法金紅石型鈦白粉報價較月初回升3%;其上游鈦精礦中礦價格堅挺,精礦成本居高不下,選廠手中優質精礦庫存不多,因此挺價意愿較強。另一重要原材料硫酸在今年上半年均價同比上漲89%,7月均價環比上漲近8%,在較大程度上推升了鈦白粉的成本壓力。
MDI市場受供應收縮影響,7月均價環比上漲5%,8月市場均價17900元/噸,價格較上一工作日上漲300元/噸。廠家挺市態度堅決,拉漲意愿強烈,北方大廠歐洲裝置已進入檢修狀態。另外,上海某廠指導價格及北方大廠一口價均有所上調。供方利好消息對純MDI價格支撐加強。目前,市場內氛圍高漲,終端以及下游企業按需補貨,業者紛紛試探性調高報價以觀市場反應。當前上海貨源報盤集中在17700-18200元/噸,國產貨源報盤集中在18200-18400元/噸左右。
TDI市場受到供應緊張與海外需求旺盛的雙重驅動,7月初,華東地區TDI均價為11733元/噸,至7月22日已漲至15333元/噸,漲幅超30%;當月每噸價格上漲超過3900元,年內累計漲幅達23%,同比漲幅為20%。進入8月,TDI價格持續在高位運行。上海巴斯夫7月份的TDI結算價格為15300元/噸,而8月份的打款掛牌價則直接飆升至22000元/噸,漲幅高達43%。
溶劑方面,目前丁酮年內漲幅3%,乙醇年內漲幅10%,甲苯環比上漲5%,醋酸乙酯環比上漲3.5%;助劑領域,受源邦新材料爆炸事故影響,ACR助劑供應缺口擴大,價格環比上漲20%,分散劑因上游原料漲價同步上漲3%。另外,太陽化學等顏料供應商因關稅及原材料通脹,對顏料產品征收附加費并上調價格。巴斯夫等企業上調聚氨酯組合料、聚甲醛等原材料價格,間接推高了分散劑的生產成本。
多重原材料同步漲價,正讓企業陷入一場無死角的“全方位成本圍剿”。從溶劑到助劑,從基礎化工原料到核心功能添加劑,產業鏈各環節的價格上漲如多米諾骨牌般層層傳導,形成了成本壓力的閉環。這種“多點開花”的漲價潮,讓企業既無法通過單一環節的成本控制來對沖風險,也難以借助供應鏈替代來轉移壓力——無論是生產端的原料采購,還是配方端的性能調配,每一個環節都面臨著成本上升的剛性約束,最終形成了“原料漲-成本升-利潤薄”的連鎖困境,這無疑考驗著企業在成本重壓下的生存智慧與轉型能力。
原材料漲價是被逼?“虧損潮”席卷化工產業鏈
企業將漲價歸因于原材料壓力,而原材料廠商同樣有苦難言,不少化工廠商表示漲價實屬被逼無奈,部分產品價格已跌至歷史低點,經營面臨成本與市場的雙重擠壓。
鈦白粉行業深陷“價格泥潭”,7月硫酸法金紅石型鈦白粉均價較2024年高點跌幅超30%,6月下旬部分企業報價甚至跌破13000元/噸,逼近現金成本線。金浦鈦業啟動重大資產重組,擬剝離鈦白粉業務轉型新能源材料,反映出行業長期悲觀預期。上半年開工率不足60%,超20家企業處于停減產狀態,預計下半年產能利用率將繼續下滑至55%以下,中小廠商為清庫存,實際成交價較報價低500-800元/噸,陷入“越產越虧”的惡性循環。
顏料行業同樣承壓,酞菁藍、偶氮類顏料價格同比下跌12%-15%,市場競爭加劇下,中小廠商為爭奪訂單,部分產品報價低于成本線10%,行業平均毛利率不足8%。更嚴峻的是,高性能顏料依賴進口,喹吖啶酮、DPP類顏料雖供需緊平衡,但國產自給率不足40%,進口成本波動導致企業采購風險上升。
環氧樹脂行業呈現“成本升、價格跌”的尷尬局面,受環氧氯丙烷漲價影響,液體環氧樹脂生產成本上升約1500元/噸,但下游風電、船舶涂料需求疲軟,企業難以轉嫁成本,華東地區液體環氧樹脂報價創九年新低。
丙烯酸乳液價格同樣探底,7月苯丙乳液均價同比下跌18%;部分純丙乳液企業跌破現金成本線。中小乳液企業為搶占市場,以低于成本價10%報價,導致行業毛利率縮水至5%-8%。
當下,涂料行業正遭遇終端市場降級與產業價值被低估的雙重困境。在這樣的背景下,頭部企業選擇明面漲價,這不僅是企業在成本重壓下的自救之舉,更是向市場傳遞堅守品質、拒絕低價惡性競爭的一種態度。然而,僅憑個別企業的努力遠遠不夠,這種突圍需要整個產業鏈的共同發力。上下游企業應攜手摒棄走低端路線的固有思維,擺脫內卷與內耗的不良競爭模式,將重心放在技術創新、品質提升和價值創造上。只有這樣,才能讓企業在當前的困境中實現自我救贖,也才能推動整個行業走出困局,邁向更高質量的發展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