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無前例,工業和信息化部為光伏行業破卷脫困舉行了一場專題會。
據“工信微報”,7月3日,工信部黨組書記、部長李樂成主持召開第十五次制造業企業座談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聚焦加快推動光伏產業高質量發展,聽取光伏行業企業及行業協會情況介紹和意見建議。
會上,14家光伏行業企業及光伏行業協會負責人作交流發言,圍繞企業生產經營、科技創新、市場競爭、行業生態建設等方面進行交流,介紹企業基本情況、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提出政策建議。
澎湃新聞從工信部披露的現場圖片中辨認出,參會人員來自光伏全產業鏈,頭部企業悉數出席,包括協鑫集團董事長、協鑫科技(03800.HK)董事局主席朱共山,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TCL董事長、TCL中環(002129.SZ)董事長李東生,隆基綠能(601012.SH)董事長鐘寶申,晶科能源(688223.SH)董事長李仙德,天合光能(688599.SH)董事長高紀凡,晶澳科技(002459.SZ)執行總裁楊愛青,陽光電源(300274.SZ)董事長曹仁賢,正泰集團董事、正泰新能董事長陸川,愛旭股份(600732.SH)董事長陳剛、高景太陽能董事長徐志群,華晟新能源董事長徐曉華等。
李樂成在會上表示,黨中央高度重視光伏產業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把促進新能源和清潔能源發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積極有序發展光能源、硅能源、氫能源、可再生能源。近年來,在各部門積極扶持和產業界共同努力下,我國光伏產業堅持自力更生、技術創新、效率優先、市場主導,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轉變,在產業規模、技術水平、應用市場等方面取得領先優勢,成為中國制造的一張靚麗名片。我們要全面客觀認識光伏產業發展形勢,堅定信心,多措并舉,進一步鞏固提升優勢,為共建清潔美麗世界作出更大貢獻。
李樂成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型工業化的重要論述,堅決落實中央財經委第六次會議關于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決策部署,聚焦重點難點,依法依規、綜合治理光伏行業低價無序競爭,引導企業提升產品品質,推動落后產能有序退出,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行業企業要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錨定正確方向,致力技術創新,堅守質量安全底線,加強國際合作,進一步拓展光伏應用的深度和廣度,加快塑造我國下一代光伏產品的競爭優勢,努力成為全球光伏產業的技術引領者和全球能源低碳轉型的關鍵參與者。行業協會要發揮政府和企業間的橋梁紐帶作用,引導企業加強行業自律,切實履行社會責任,合力營造良好產業生態。
“工業和信息化部將進一步加大宏觀引導和行業治理,強化標準引領和服務保障,持續幫助企業解決急難愁盼問題,為推動光伏行業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崩顦烦杀硎?。
受供需嚴重錯配、非理性低價競爭影響,光伏各環節產品價格和毛利率大幅下降,已連續六個季度全行業虧損,多家上市龍頭去年遭遇有史以來最差業績,今年以來,行業仍在艱難前行。
此次工信部會議直面行業痛點,據澎湃新聞觀察,這是光伏行業進入下行周期以來規格最高的一次企業座談會。
由于市場化產能出清通道不暢,今年以來,光伏業內對于強化政策引導促出清的呼聲日益強烈。工信部會議釋放的信息表明,更多政策端利好可期,低價競爭、質量縮水等行業亂象將被重點整治,落后過剩產能淘汰將提速,這為行業發展注入了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在工信部座談會召開之前,光伏行業的反內卷已出現升格跡象。
新華社消息,7月1日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強調,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要聚焦重點難點,依法依規治理企業低價無序競爭,引導企業提升產品品質,推動落后產能有序退出;規范政府采購和招標投標,加強對中標結果的公平性審查;規范地方招商引資,加強招商引資信息披露。
此外,人民日報近日在頭版刊發《在破除“內卷式”競爭中實現高質量發展》,點名光伏組件、新能源汽車、儲能系統的價格戰。文章稱,破除“內卷式”競爭,關鍵在于統籌好有為政府與有效市場的關系。政府有引導、行業有自律、企業有行動,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就能穩步推進、見到成效。
“光伏組件低至每瓦六毛多,百余款車型加入降價行列,儲能系統中標價格屢創新低……一段時間以來,無序拼價格戰、同質化競爭成為一些行業‘內卷式’競爭的突出表現。‘內卷’之下,競爭失去節制,市場機制受到扭曲,給高質量發展帶來不利影響?!痹撐姆Q,“內卷”背后,有階段性供需錯配的影響、有高標準市場體系尚待健全的影響、也有部分地方政績觀錯位的影響?!坝械牡胤矫つ孔凤L口、鋪攤子、上項目,導致重復建設、產能增加;有的地方搞起‘補貼競賽’、打造‘政策洼地’,制約了市場作用的有效發揮,導致資源錯配;還有的地方對困難企業不當干預,造成低效產能、落后產能難以退出,加劇了惡性競爭?!?/p>
光伏行業的內卷困局具有典型性,因此,如何綜合治理光伏無序競爭有望成為各行業整治內卷式競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范本。
除政策端發力之外,據澎湃新聞了解,企業自下而上的減產也迎來積極進展。其中,多數玻璃企業計劃7月開始減產,減產規模預計將達到30%,硅片龍頭也在醞釀減產。作為產能整合關鍵源頭的硅料端,通過行業并購實施的“收儲”方案有望加速推進。